香港中西殯儀服務及龕位顧問

殯儀及龕位新聞-香港中西殯儀服務-私營骨灰龕位代理

葵涌先開綠燈 打造星級骨灰龕大樓-主場新聞-2014-3-1-(殯儀/龕位行內新聞)

 

「打造世界水平的靈灰安置所,為傳統的殯葬業帶來高雅、美麗的氣象。」這是一間私人企業更改新界葵涌永立街2至6號「工業」用地為「靈灰安置所」用地的申請書上寫道的宣傳語。本月13日,該項目在香港城市規劃委員會審議後獲准,成為全港至今第一宗成功申請把工業大廈土地用途改為骨灰龕用地的案例。

項目申請人徐美琪於2012年2月1日提出申請,經過13次補交材料、9次公眾諮詢後,終於獲得批准。徐美琪現擔任「善心紀念堂發展有限公司」董事和「徐美琪中港台一心慈善基金會」主席,前者是一間從2009年起經營位於屯門的私營骨灰龕「善緣」的公司,後者是慈善機構。

這次她在葵青申請的土地面積約800平方米,位於荃灣華人永遠墳場和葵涌火葬場的東側,南臨葵涌公園、北接葵涌工業區。徐美琪在申請書上列出,將在該處興建一座21層的現代化骨灰龕大樓。設置靈灰閣12層,供應約5萬個骨灰龕位;另有三層設地面停車場;其餘樓層設交匯大堂、紀念堂、多功能會議廳/圖書館/博物館;頂層設天際紀念館。項目參考台北「以五星級飯店經營模式管理」的骨灰塔樓福田妙國的設計方案,並表明將建立精密的電子預約系統,提供電子參拜服務。

該項目引發了各界討論,也令香港骨灰龕發牌政策再次提上日程。

葵青區議員吳劍昇強烈反對項目申請:「現在政府已經在葵青工業區範圍內規劃了三塊土地用來做公營骨灰安置場所,完全沒必要再加建私人骨灰龕大樓。」在食物環境衛生署於2010年至2011年提議的18個區24個骨灰龕場選址中,有3塊位於葵青該區範圍內,共佔地約7.6萬平方米,落實後將提供約10萬個公營骨灰龕位。另外,除了徐美琪是次的私人申請,還有另一名於今年10月向城規會申請將葵涌永基路22-24號椰林閣集團工業大廈改建成靈灰安置所,打算安置 3.8萬個骨灰龕。

「如果這五個計劃全部落實,那麼葵青區就有超過20萬個骨灰龕,基本相當於全港所有骨灰龕數目的一半,明顯是要把葵青打造成一座骨灰龕之城,」吳劍昇義憤填膺的說。他同時還擔心春秋二祭可能引發區內的交通和環境問題。

然而此計劃最終以支持率絕對大於反對率的情況通過。城規會文件表明,項目共收到9014份意見書,其中8972份支持,28份反對。支持者多以設計新穎、設備齊全、滿足公眾需求等原因贊成。葵青區議會副主席羅競成也表示支持:「現在香港對骨灰龕的需求很大,難得有個地方非常適合建造骨灰龕大樓,有工業大廈包圍,又遠離民居,」他說。

香港非政府組織「各界關注骨灰龕法案大聯盟」主席謝世傑表示不反對計劃申請。該組織以「杜絕發展商牟取暴利破壞生態文化,促請政府正視及立法規管骨灰龕位」為立場。謝世傑說:「2005年之後,政府對公眾骨灰龕的供應幾近為零,而華人永遠墳場及其他宗教團體的供應完全滿足不到需求,五萬個龕位只夠應付香港一年多的需求。」

供應量少,但需求卻不斷增加,香港人口老化持續的趨勢增加了供應骨灰龕的負擔。嶺南大學社會老年學講座教授陳章明表示:「不僅老年人的數目在增加,香港老齡化發展的速度也很快。在西方社會,老年人人口翻一番要100年時間,而在亞太地區僅需要40至50年。」陳章明教授同時擔任香港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和人口政策監督委員會委員。

香港生死登記處的資料,在死亡人口中,每年有八千多先人無法分配到骨灰龕位。由於政府公眾骨灰龕實行排隊抽籤制度,目前已經有20多萬先人在等待分配。「他們的骨灰只能臨時放在廟宇裡,或者私人的殯葬公司。香港的老人真是死無葬身之地,」60歲的陳教授笑著諷刺道。

面對這種需求,政府表示正在積極發展骨灰龕供應。謝世傑指:「政府提供的數目遠遠無法滿足將來的需求。對於新的24個選址,政府既無規劃具體落實時間,又無提供相關數字,實在不能指望。」

政府公眾骨灰龕供不應求,私人骨灰龕經營者紛至杳來。不過,私人骨灰龕價格與政府公眾骨灰龕價格相去甚遠。政府公眾骨灰龕根據可存放龕灰甕的數目分為2890元和3690元(港幣,以下同)兩種。而私營骨灰龕方面,據香港殯儀及骨灰位中介公司高略發展有限公司提供的信息,一個一呎乘以一呎的單人骨灰龕位費用就從2萬到40萬不等,有些骨灰龕位還設有分期付款。而是次改建工業用地為骨灰龕用地的申請人徐美琪現在在屯門經營的「善緣」,其骨灰龕價格從7萬到21萬。

在紅磡經營殯葬行業的香港殯儀業商會會長吳耀棠說:「骨灰擺放問題相當荒謬,公營的骨灰龕從來都沒加過價,是公眾的首選,但輪候一般要3年左右,過世20年的人和剛去世的一起抽籤,還不一定抽中;私營的在2011年被分成「符合土地契約的用途限制及法定城市規劃規定及未有非法佔用政府土地的私營骨灰龕」的,和屬於「規劃署及地政總署已獲悉而不屬第一部份的其他私營骨灰龕」,後者無人問津,前者瘋狂加價。3萬的加到50萬,成了和地產一樣的暴利行業。」而是次的申請者,在屯門西的善緣屬於前者。

在近五年,城規會共收到四個提議改建工業用地作骨灰安置用地的項目申請,其中三個申請均屬於葵涌地帶,另一個位於粉嶺。徐美琪是次申請的項目獲得批准,關於營運模式,徐在城規會審議會上表示會聘請專業管理團隊,並提供人文基金支持,但沒有進一步透露其他商業資訊。《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曾電話詢問相關事宜,徐美琪由秘書代答拒絕回應。謝世傑認為:「由工廈改建骨灰龕用地屬於土地用途改變申請難度高,城規會也很難批准。而此次首開先例意味著政府意識到解決香港骨灰龕需求問題刻不容緩,規劃署也許有意放寬限制。」

殯儀/龕位行內新聞

Go to top